锻造铁军铸匠魂
日期:2023-03-27 17:08:25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之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梦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进之路上,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奋斗者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投身新时代如火如荼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创造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科技攻关、抗震救灾、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等急难险重任务考验中,涌现出一大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时代楷模,涌现出大量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者、为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逆行者”,建设铁军在伟大的新时代淬炼得更加坚强有力,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共同谱写了新时代的不朽篇章。
建筑军团——跨山越海屡创辉煌
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有这样一群人,跨山越海,路远迢迢,从农村的漫漫田野涌入城市的大街小巷,用辛勤的汗水和灵巧的双手,筑起城市的钢筋铁骨、泥瓦砖墙。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中映现着他们细心描摹的手笔,长河卧虹、阡陌街衢间流转着他们来去匆匆的履迹。建高楼忽如一夜拔地起,架大桥盈盈一带分烟波,上天入地、攀崖探海,哪里的建设需要他们,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就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建筑工人。
在浩浩荡荡、熙熙攘攘的“进城”人潮中,来自湖南的邹彬是建筑行业农民工靠努力改变命运的典范,也是建筑行业推动城镇化的时代缩影。2011年夏天,初中肄业的邹彬坐上了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驶往长沙的大巴车,不承想这趟车在冥冥中将一个山里娃带进了他日后发光发热的建筑行业。此后,他便跟随父母在长沙的建筑工地上从“搬砖小工”做起,然后学着砌墙,2015年在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砌筑项目优胜奖,首开中国在该项目拿奖先河。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邹彬不忘初心,前往全国各地调研,提交并被采纳建议10多份,并走上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为新时代农民工群体代言。如今,这个95后小伙子已经从农民工成长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
从湖南农村的山里娃,到建筑工地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再到站上世界级竞赛颁奖台为国争光,23岁当选人大代表为农民工群体发声……邹彬一路走来脚踏实地,漂亮地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最广的城镇化。在此过程中,建筑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聚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据统计,2021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约5558万人,较2012年增加了726万人,约占全国农民工人数的19%。建筑业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执业资格人员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682万人,比2012年年末增加75万人;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超过74万人,增加30多万人。
建筑业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农民工”身份的出现,使得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城乡区隔被悄然打破,城乡流动大幅增加,城镇化步伐加速迈进。“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2022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
“英雄就是普通人有一颗伟大的心。”涓涓细流,汇入百川;百川奔涌,终成沧海。“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历史的书写者、践行者、推动者。在建筑行业,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邹彬”,他们勤奋努力、不卑不亢、扎根岗位,将个人的命运旋律与祖国的时代强音交织在一起。建筑业为这些有梦想、能吃苦、敢作为的“小人物”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契机,齐心协力推进城镇化,共同谱写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壮丽交响曲。
大国工匠——巧夺天工名扬四方
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有多久?久到可以终其一生。在建筑行业浩瀚的夜空里,有一些明亮的星熠熠生辉、璀璨不已,那便是建筑史上厥功至伟的大国工匠们。他们将自己与祖国的山河大地融为一体,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扎根建筑行业埋头苦干,矢志不渝、奉献终身。
吴良镛,1922年出生在江苏南京,1946年参与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此后70余年一直躬耕建筑领域,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1987年,他受邀对北京的菊儿胡同“动手术”,经过改造,昔日居住环境恶劣的菊儿胡同被重新赋予了生机与活力,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外,从天安门广场扩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建造等,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从建筑设计到城区规划,全国多个城市都留下了他的手笔。2012年,吴良镛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和奖章;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员”……耄耋之年,荣誉等身,他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仍然在为建筑和城乡规划事业贡献力量。
还有一位大国工匠的名字在我国防护工程研究领域如雷贯耳,那就是钱七虎院士。上世纪60年代,钱七虎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进行核爆炸防护工程研究,由此开创了我国核生化防护工程这一崭新的学科。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如果说“两弹元勋”们打造的是威慑敌人的锋利的箭,那钱七虎及其团队则是为中国国防铸就了一面坚实的盾。在军事防护工程之外,钱七虎也时刻关心着国家重大民用设施建设,在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和关键性难题的九游会官网登录入口网页的解决方案。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在中国的建筑领域,匠星璀璨,华光万里,吴、钱二老只是其中最耀眼的代表。《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大术无极,大巧破难,正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高山仰止之处。
能工巧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在大国工匠的耀眼光芒之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星星在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他们就是在建筑行业的能工巧匠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多年如一日的坚持重复着无数次动作,由“熟”至“巧”,由“巧”达“匠”。
2018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时任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生产经理胡从柱内心感慨万分,他见证了这个难度系数极高的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的钢结构穹顶吊装就有他的功劳。2015年,胡从柱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该项目的工地属于用砂石回填的人工岛,地基较软,再加上4~5级海风让吊装作业更为艰难。但他没有畏难,经过研究,制定了采用小型设备楼面拼装整体提升的实施方案,最终顺利完成了钢结构屋面网架安装工作。
江山代有才人出,催楫奋进正当时。在建筑行业,许多“95后”甚至“00后”开始崭露头角,在传统的技艺上不断创新,一次次站上世界最高舞台,一次次刷新纪录。
2022年11月27日,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在奥地利落下帷幕。在此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代表团总共派出146人,其中,参赛选手36名全部来自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平均年龄22岁,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的伍远州获得砌筑项目金牌,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的三连冠。
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稳居全球首位。2022年1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十四五”期间,乡村工匠培育、支持、评价、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部门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的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机制有效运行。挖掘一批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者,认定若干技艺精湛的乡村工匠,遴选千名乡村工匠名师、百名乡村工匠大师,培育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队伍。设立一批乡村工匠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扶持乡村工匠领办创办特色企业,打造乡村工匠品牌。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庖丁解牛,还是梓庆削木、津人操舟,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工匠精神,需要“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和“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在未来,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继续大力培养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